小陈嘴唇经过几次的手术已经差不多痊愈,外观并不是太明显。 南都记者 陈文才 摄
8岁的小陈,准备转学到宝安区松岗街道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读书,7月11日,领取了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后,学校发现他天生兔唇,说话不清楚,于是学校将已经发放的入学通知书收回。昨天,在记者介入后,该校又同意录取小陈。
求情无果入学通知书被收回
据小陈的母亲江女士介绍,小陈今年8岁,在新区公明办事处田寮社区的精华小学上二年级,因为兴华小学下半年取消了校车接送,而他们家住在公明马山头村,离得比较远,如果没有校车接送,上学会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准备给小陈找一家有校车接送的学校。
之后,他们了解到,距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的宝安区松岗街道松岗中英文学校同属于民办学校,有校车接送,于是他们准备将孩子转学到该校。随后,江女士将儿子的资料交到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准备9月份到该校小学三年级做插班生。7月11日上午,江女士接到该校老师的通知,说其儿子转学申请已经获批,让他们到学校去拿入学通知书。“因为夫妻俩都要上班,所以就让爷爷带着孩子去学校拿入学通知书。”江女士说。
7月11日下午,爷爷带着小陈,来到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学校老师将入学通知书给了他。但是,没过一会,工作人员又找到小陈的爷爷,要求其归还入学通知书。“当时儿子的爷爷给我打电话,说学校因为儿子兔唇的原因,又不同意其转学了。”江女士说。
“我真不相信有这种学校。”江女士说,接到小陈爷爷的电话后,她马上跟公司请假,赶到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见到了该校副校长魏某。魏某明确告诉她“你的小孩是兔唇,做过手术,说话不清楚,学校不能要”。
江女士表示,尽管当时她跟魏校长解释,小孩在精华小学读书这两年,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而且马上要上三年级了,孩子也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成绩也还可以。但是,不管她怎么求情,魏副校长表示学校不能接受,不会发入学通知书。
多日来,江女士一直在争取,“不过学校一直不肯松口,我们也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求助。”江女士说。
峰回转学校同意录取小陈
昨天下午,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段校长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承认,学校确实将入学通知书给收了回来。
据段校长介绍,7月11日,小陈和爷爷一起来学校拿了入学通知书后,其爷爷到学校的另外一个办公室开接收函,学校的老师按照,对小陈进行面试。在面试的时候,就发现小陈有兔唇,而且说话不清楚,课文读不出来,于是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学校领导。
“当时收回入学通知书,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接送的问题,因为小陈话说不清楚,连自己家在哪里都说不清楚,如果校车接送,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住处,表达不清楚,担心接送上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小陈住在新区公明街道,觉得其应就近找个学校,希望他回原来的学校去读书可能更好。”段校长说。
段校长表示,学校并非歧视小陈,只是为他的安全考虑,“但是,学校在这事情,还是有点不对的。”段校长说。
段校长表示,学校已经重新作出决定,录取小陈,也希望能与小陈的家长进行沟通;如果小陈到学校来读书,他们会安排校车进行接送。对于小陈这样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学校还将给与更多的关注和关爱,来帮助孩子成长。
宝安区松岗街道办事处教办莫老师表示,他们要求学校不能歧视任何残疾儿童,他们已经要求学校,要按给小陈办理入学手续,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
不过,昨天下午,江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后,她也不知道还要不要把孩子送到松岗中英文实验学校来读,准备和家人商量好了再做决定。
背后的故事
小陈:我想读书,我爱读书
小陈的成绩不错,本次期末考试英语95分,语文与数学也在80分左右,在新区精华小学颁发的成绩单上,班主任王老师评价小陈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整天乐呵呵的,是一个小“开心果”,在学习上比较自觉,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很,希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争取更优异的成绩。
经历此次风波,江女士逗儿子声称没法上学了,买两头牛回家放牛吧。年仅8岁的小陈立时眼泪汪汪,问妈妈为什么不能读书,“我想读书,我爱读书。”
看见孩子如此委屈,江女士夫妇心酸不已,却也无法言明,只能笑着说是逗他玩的,对于身上的小小缺陷,年幼的小陈尚觉,而父母对他关爱有加,更是不舍得直接说出来。
目前夫妻俩还没有得到校方的通知,对于孩子能否正常入学还心存疑虑。小陈并没有大人们的那些烦恼,不时翻出书本看上两页。
实际上,小陈只是在个别发音上稍稍有些影响,如果语速放缓,可以进一步避免。有时家里会有意识地让他稍稍一下,“肯定无法完全根治,但影响不会很大,”家人对小陈满是怜惜,“孩子很乐观,所以有些事情不会明着跟他说,不过相信他会克服这些障碍。而且不管他是否能学业有成,只要他去学,家里就会倾尽所有去支撑他。”
父母:孩子受到大人歧视,这是第一次
小陈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虽然家徒四壁,但仍然希望能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小陈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姐姐今年回到四川南充老家读初三,成绩十分优秀,妹妹念幼儿园整天围着小陈学这学那。对于小陈的父母来说,这是甜蜜的负担。父亲陈财均说,家里虽然穷,但一定会尽全力供孩子念书,他也希望孩子念好书改变命运。
如今陈财均一家6口挤在一栋濒临拆迁的农民房中,爷爷奶奶带着小陈兄妹住在楼下临时搭建的隔间,陈财均夫妇则住在楼上通风不畅的单间里。房屋临近污水河,蚊虫滋生,伴随工地的轰鸣声整日难安。小陈的爷爷奶奶也在打工赚钱,但加上陈财均夫妇的收入,每月还不到一万元。
让孩子转学实在是无奈之举,新区精华小学下学期取消校车接送,孩子的上学成本进一步增加,大人忙于工作且收入有限,难以让孩子继续在该校就读。几经权衡,家人最终决定选在松岗中英文学校。经历了上周五被收回入学通知书的风波,家长心里很难过,“孩子有缺陷一般会受到鼓励,比如之前在新区精华小学,老师都是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受到大人的直接歧视,这还是第一次。孩子现在还不懂,但长大之后回想起来,心里一定很难受。其实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孩子不一定非要转学,”陈财均对于无法给孩子太大的支持感到。
1992年开始,陈财均就来深圳打工,但由于没什么文化,也缺乏一技傍身,所以始终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没有社保。妻子江女士也是最近进入工厂打工后才有了社保。
对于孩子的教育,夫妻俩可谓煞费苦心,即便选择空间有限,也在尽可能找最优秀的学校让孩子就读,即便费用更加高昂。“家里收入少,我自己打零工,妻子进厂打工,所得都有限,现在开支最大的还是孩子的教育费用,但这很值得。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大人要为孩子多考虑一些,孩子身上有缺陷,长大了影响可能更大,只有让他变得强大,才能弥补一些,况且孩子有缺陷家长也有责任,再说为孩子付出任何东西都是应该的。”
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大人要为孩子多考虑一些,孩子身上有缺陷,长大了影响可能更大,只有让他变得强大,才能弥补一些。
— 小陈的父母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陈思福 李国斌
摄影:南都记者 陈文才
报料人:向先生 报料:100元
作者:陈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