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是“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是我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都坚守,堪称德才俱佳的典范。
每天早上8点半,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外科重症病区的患者们,会支起身体,侧着耳朵,等待熟悉的脚步声响起。
青年杜志伟患巨大肿瘤伴严重肠瘘,辗转于全国各家大医院,都被告知无法手术。当被送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时,他的家人拉着黎介寿的手,恳求说:“孩子已经4年没吃饭了,能不能让孩子吃上几口饭?”黎介寿皱起眉,因为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实在太难了,要摘除巨大的肿瘤,病人也许会死在手术台上。而黎介寿还是下定决心,尽一切办法满足病人的愿望。他通过手术,将杜志伟两段肠子绕过肿瘤接在一起。终于能吃饭了,杜志伟流着眼泪激动地说:“谢谢黎爷爷,我又尝到了饭的滋味!”
从医60多年,黎介寿用行动肩负起医生的,对患者从不轻言放弃,他说:“病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医生就要使尽全部力气。”
2007年6月,一位老人因车祸造成腹部外伤,腹腔内感染严重,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随时有死亡的。亲属不忍心让亲人死在病房,再加上治疗费用已所剩无几,要求放弃治疗。
医生常见,此刻黎介寿的眼泪却夺眶而出:“你不能走,让我们再试试!”黎介寿紧握着病人的手,哽咽着说。大伙儿都动容了,患者被重新推进病房。黎介寿悄悄用自己的工资,为患者家属补缴了10多万元治疗费用。
没有大爱,难成大医。黎介寿对患者的关心,体现在每一个细微处。重症病人手术后常常无意识乱动,传统方法是用绷带将其捆住,病人手脚常被勒紫。他几经揣摩,发明专用“约束带”,并在全国推广。为减少肠营养患者的奔波之苦,他在国内率先开出“家庭营养访问车”。
一次,一位肺癌病人突然窒息,黎介寿不顾,口对口为病人吸痰,病人转危为安,他咽部却被严重感染。
四川挖出50米大蟒蛇